图片来自网络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明亮 。每当我轻轻有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还记得这首歌吗?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经接近尾声 。老师的备课,又提上了日程 。
如何备一堂时效课呢?我这里有点肤浅的看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 共勉 。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越过 。
一、重视单元导读提示
单元导读提示对课文的教学取舍有导向作用 。这是由“单元提示”在教材里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
因此 ,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就要去研究单元导读里面所给出的语文要素 。
如王崧舟老师讲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 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它给出的语文要素就是“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那么 , 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给学生讲人物的言行、神态这个环节;查阅相关资料,是查阅哪些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哪一方面的理解 。这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
王崧舟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两个环节的呢?
(一)立足文本 。
他先从课题入手,紧抓“回忆”这个词 , 牵出十六年前的四件事情 。利用时间节点来质疑:为什么十六年前的事情,作者李星华却记得那么清晰?因为反常 。然后,就利用“反常”来让学生说说李大钊跟平时相比都有哪些反常表现 。通过时间节点 , 依次找反常的依据,然后学生不难找出李大钊反常的言行和外貌 。王老师再问: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反常的?平常应该是怎么样的?于是,学生就会对比着再说理由,王老师提醒 , 文中找 。这,就让学生立足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找理由 。从而去品人物的品质 。
(二)超越文本 。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是超越文本的 。如 , 人物背景的感知,由于有年代性,学生未必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也是超越了学生的认知的,需要借助资料来理解; 人物精神的传承,这更是超越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借助资料,增长见识来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 。
这一点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也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他通过借助资料 , 增长见识来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借助资料,把握意图和了解背景来达到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资料 , 发现暗示来达到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借助资料,促进表达来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 。
因此,单元导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他淋漓尽致地运用了起来 。
我们不妨也学学王老师这一课的设计 , 对于立足文本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来得出答案;对于超越文本部分,就需要老师借助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更好地体会、把握课文所赋予的精神品质以及文化传承 。
二、重视课后习题和链接
备课的时候,如何将课后习题与链接跟课文有机地结合,同样,《十六年前的回忆》也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
王老师采用的策略是,直接抛出课后习题,并注明这是课后习题几 。让学生十分明确我们这堂课要做什么:利用单元提示的导向作用,将语文要素融入课后习题当中,并完成 。
同样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课后习题要求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王老师的做法是 , 对关键词、句、段多读,抽生单独读,集体读,老师学生配合着读,先读后悟,悟后再读,巡回复沓着读等等,几乎每一个问题解决之后,都会读一读 。不是读关键句就是读关键段或者关键词 , 反复加深印象 。所以,这一堂课上下来,一直书声琅琅的感觉 。
读书,读书,重在读 。一堂课每隔那么几分钟就在读,每隔那么几分钟就在读,那么,学生想注意力不集中都难 。
我们平时的课堂 , 时间更为充裕,其实在读这一块 , 更能够做到这一点 。
◎课后习题的第二个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情?
这道题 , 如果我来上,我会简单的处理成按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部分,再简单的归纳一下这四件事情的内容就过了 。其实,只要学生提前预习了的 , 这道题很容易就过关的 。因为学生们都会去买资料书,你叫他预习,其实他就是照着宣读一下 。而不会真正的动脑筋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概括 , 为什么要提炼这个关键词 。这样的效果肯定不好 。但我们可能也不会去深究它哪点不好 。觉得自己也是按流程完成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
但是王老师的课堂,显然不是如此 。在概括的时候,他会给出一个模式,比如,那年春天,李大钊怎么样了?而且强调必须要以李大钊开头,即人物 事件的方式进行表达 。我记得有一位学生也是想按照教参上的答案概括为:被捕前、被捕、法庭上和被害这四个 。学生在谈被捕前时,王老师就给他否认了 。王老师说:在那个春天,李大钊被捕前 。念不通顺 。学生就只好又换词来表达 。看,无法复制和抄袭他之前预习的答案 。
归纳出来后,他就会反复的让学生说 ,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情?其实,他要的答案就是 , 每一个事件都应该给你最深的印象 。所以,他会反复的问,直到学生全部把主要事件说完为止 。而每一个事件里,他都要求学生必须要说理由,其实说理由就是抓关键句,然后会带领大家反复读这些关键句、品味关键词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跟学生所预想的有些不一样,那么 , 他们就不可能再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自己去勾画、圈点,找出依据 , 说出理由 。这样就把课后习题落到了实处 。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 。对每个事件也会更加的了解 。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在备课时,自己就要对课文内容十分熟悉 , 做到胸中有沟壑,脑海中有乾坤 。
◎课后第三题,下面的句子描写了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 , 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
这一道题,也是单元提示里要求完成的一个语文要素 。也就是本文的重点 。王老师也是应找尽找,不放过每一个描写的细节之处 。但为了学生不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找,他又是有序的 。他的有序就体现在他的引导语里面 。比如,李大钊的第一个反常在哪里?反常的依据是什么?一个“第一个”,让学生自然就知道该一个一个地去按顺序找 。
通过王老师的课 , 我们明白,在备课的时候,引导语也是十分重要的 , 必不可少的,能不能顺利地过渡,全靠引导语 。因此 , 建议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尽量备详案 。
◎课后第四题,课文最后两个自然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道题 , 王老师在这课堂上没有呈现,他选择了舍去 。
◎接下来,就是课后链接
我估计王老师选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因为那个教材的课后链接就有英雄人物的出现,比如董存瑞、刘胡兰等 。但部编版的教材链接是《囚歌》 。王老师也不是直接出示链接 , 而是把李大钊这种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也是通过时间节点,从长征时期一直罗列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从红四军团长征取得胜利一直到钟南山84岁高龄还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每个时间节点,都有英雄人物的出现,他们都具有这种革命情怀,这种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 完成了一个情感的升华,一个文化的传承 。这一点,显然是非常有创意的 。所以 , 课后链接,我们应该怎么去用好它,也是值得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
王老师的课很有意思,虽然我们的设计不可能跟他相媲美 , 但是,他清晰的教学设计流程却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引领作用的 。我们也可以根据他的课堂,去备知识点,备学生(即如何设置问题,才是有效问题)、备课堂衔接语等 。
大家发现没有,其实王老师的课,他真的做到了一个难文浅教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农村课堂,就应该实行难文浅教 。
因为农村孩子,无论是在语言的表达能力上还是概括能力上,都与城里的孩子有着差别,老师启而不发的时候很多,我看到王老师的做法就是 , 把难的自己通过PPT展示出来,通过反复读的方式去加深理解和记忆;重点的,就引导学生自己概括 。我们其实也可以这样去做,结合课后习题的内容 , 需要孩子必须完成的,就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老师就不能代劳,比如 , 关于人物的外貌、言行这一块,王老师就是极有耐性的在引导他们自己去归纳人物品质 。我看到孩子们在概括李大钊的人物品质时,也无法上升到革命品质这个阶层 , 于是 , 他就索性直接提示:这是做为父亲的李大钊,那么做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学生一下子就懂了,现在得概括有关革命方面的品质 。我认为,这就是难文浅教吧 。
【难文浅教——紧抓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及链接进行备课】那么要做到难文浅教,就需要老师下功夫去深挖教材,对课文所呈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整透彻,整篇课文重难点把握好 。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 。如果重难点都不清楚,自然做不到难文浅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