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1801 陈娟芳 2018010913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我的感想


2020年6月8日上午九点半到十二点十分,张德礼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兽医微生物第三十章和三十一章的内容,此次授课非常顺利,教授讲课内容丰富,旁征博引 , 趣味性强 。老师备课很充分,PPT制作非常有条理性,重点突出 , 过硬的专业知识令人折服 。
教授很热情并且平易近人,与我们相处特别有耐心,耐心的在电话里解决每个同学提到的问题 。教授授课方式特别,拓展内容较多,增涨了我们的知识,但是,教授讲述的很多知识我们无法做到全面的理解,希望老师下次授课内容多联系课本知识 , 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课后思考题
第30章
1. 阐述逆转录病毒及反转录酶的结构特点 。
答:逆转录酶:有囊膜,有独特的三层结构,最内层为芯髓 , 中层为核衣壳20面体,外层为源于宿主,细胞膜的囊膜,其上有糖蛋白纤突,出芽方式成熟并释放 。基因组为2倍体,2个线状正链单股RAN组成,每个单体大小约1-11kb,具有3’端聚A及5'端帽子结构 。都具有反转录酶 , 病毒RNA没有感染性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3个主要成分: gag, pol和env 。gag 基因编码非糖基化的病毒结构蛋白,包括基质蛋白MA、衣壳蛋白CA及核衣壳蛋白NC, pol 基因编码反转录酶(RT)及整合酶(IN), env 基因编码两种囊膜蛋白:受体结台蛋白(SU)及嵌膜蛋白(TM) 。基因组的末端的某些结构如长末端重复子(LTR),作为启动子与转录活化有关 。
反转录酶:反转录酶同时作为RNA依赖的DNA聚合酶、DNA依赖的DNA聚合酶及RNA酶H,由一个分子的不同部位执行不同酶的功能 。
2.逆转录病毒科如何分类?
答:分了7个属,划为两个亚科:正逆转录病毒亚科和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 。


正逆转录病毒亚科含6个属:
(1)甲型反录病毒属:旧称禽c型反录病毒 , 禽白血病病毒


(2)乙型反录病毒属:旧称哺乳动物B型及D型反录病毒,小鼠乳腺瘤病毒,驯猴病毒


③丙型反录病毒属: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c型反录病毒,鼠白血病毒


④丁型反录病毒属:包括牛白血病病毒及人嗜T细胞病毒


⑤戊型反录病毒属:鱼反录病病毒


⑥慢病毒属:包括人的免疫缺陷病毒1型与2型(AIDS)马传贫,梅迪一-维士纳A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仅有:泡沫病毒属:猴、牛、马、猫的泡沫病毒 。


3.试述禽白血病病毒的亚型及致病性?
答: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在鸡出壳后数月即可传遍鸡群 。如不存在急性转化性的毒株,则在14周龄以上的鸡散发,发病率3%~20% 。雏鸡先天性感染外源性非缺陷型白血病病毒时,可发生肿瘤,并产生病毒血症 。整合到鸡的不同体细胞基因组内的前病毒在某种情况下com基因被激活 , 从而产生肿瘤 。由于淋巴细胞在初生数周内有活跃的细胞分裂,具有病毒受体的淋巴细胞就比其他细胞更易感,更易传递病毒 。缺陷型的白血病病毒在外源性非缺陷型的白血病病毒共同感染鸡时,可复制并致病,引致成红细胞增多症、成髓细胞增多症以及髓细胞瘤,所致肿瘤的不同是由于病毒的vonc基因不同 。病毒可经水平或垂直传递 。先天性感染鸡对病毒产生免疫耐受,发生病毒血症,血液含毒量可高达109 ID5o/ml, 经唾液及粪便排毒,但大多外观健康 。水平传播需要长时期密切接触,垂直传播更为重要 。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增殖的病毒大量蓄积在白蛋白中,孵化时污染环境 。
4.比较猫白血病病毒与猫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特点 。
答:猫白血病毒:猫肉瘤病毒是缺陷型病毒,携带vonc 及v-fms 基因,缺失env 基因 。所有毒株都是从纤维肉瘤中发现的,均是由猫白血病病毒提供囊膜的假型,此病毒的所有种毒均含有猫白血病病毒 。虽然并无证据表明猫的这两种逆转录病毒能感染人,但专家告诫,孕妇、儿童及免疫缺陷患者应避免与患猫密切接触 。在感染猫白血病的6周内 。产生两种结果:持续性感染或自限性感染,前者表现为持续费用的格患血故 。转物性感染患猫缺艺中和抗体及POCMA抗体,其分泌物排打现成为重某些持续性病毒血症的猫在开始时还还具有高滴度的”FOCMA抗体,但这是一种不稳定状态,要么产生中和抗体,要么FCOMA抗体水平下降,发生白血病 。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 致病过程有三阶段:以淋巴结病及发热为特征的急性阶段,漫长的亚临床阶段,以退行性病变和机会感染为特征的终末阶段 。在终末阶段常见口腔、牙周组织、颊部以及舌部发生细菌及霉菌的机会感染,约25%的患猫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病,约5%为严重的神经性疾病,尸检做组织学切片可见的中枢病变比例更高 。FIV的潜伏期可能持续数年,随着病程的延长,表现为CD4 T细胞的减少,淋巴细胞瘤发生率较高 。患猫终生感染,血清抗体阳性的猫可从血液及唾液中分离到病毒 。FIV很少发生在圈养猫群 。散养猫尤其是雄性猫,因打斗通过咬伤而感染病毒 。尽管精子可带毒,但性行为并非主要传播途径 。猫崽可通过初乳及乳液从急性感染期的母猫感染病毒 。
5.牛白血病病毒如何传播?用什么方法检测?
答: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本病毒并无很高的传染性,病毒水平传播不易波及相邻牛群 , 除非密切或长时期接触 。损伤、直肠检查的手套、注射用针头及外科器械等可传播病毒,昆虫媒介的机械传递作用很小 。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一般新 生犊牛的感染率小于10% 。已证实通过正常接触病毒不能由牛传给绵羊,反之亦然 。也没有病毒由牛传给人的证据 。
诊断国际贸易指定的方法是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或ELISA,检测血清中病毒gp51和p24的抗体,gp51 的抗体出现较早,而且稳定 。
6.比较绵羊、山羊、马、猫等动物的检测和预防措施 。
7.试述嗜肝病毒的结构和复制特点 。
答:病毒颗粒直径42-48nm,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芯髓) 直径27~ 30m,外有囊膜 。基因组为单分子环状的DNA,部分双股、部分单股 。全长股为负链,大小为3.0~3.3kb,另一互补的较短股为1. 7~2.8kb,尚余有15%~50%的分子为单股状态 。全长股在独有部位上具有一一个缺口,两属不相同 。负链的5端有一个蛋白质分子共价相连,正链5端有一19个核昔酸的帽 。细胞培养嗜肝病毒极为困难,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 。嗜肝DNA病毒的复制独特又十分复杂,牵涉反转录酶 。在病毒核衣壳携带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肝细胞核内形成全长的环状双股DNA,其负链DNA作为合成全长正链RNA转录物的模板,后者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被包装人病毒芯髓之中,此时病毒反转录酶以正链RNA为模板,反转录负链DNA,在此过程中正链RNA降解 。接下来病毒DNA聚合酶利用新合成的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正链DNA,但在全部完成之前,已形成的不完整的双股DNA即被包装人病毒颗粒 。病毒DNA还被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导致持续性感染,并以尚不了解的方式产生原发性肝癌 。嗜肝DNA病毒的核衣壳由乙肝核心抗原(HbcAg) 组成,除此外还有乙肝e抗原(HbeAg),二者抗原性不同 。囊膜由3种蛋白质及某些宿主细胞的脂质组成 。还可见无感染性的2m的球状病毒颗粒或管状颗粒,后者直径也是2m但长度不一 , 称为乙肝 表面抗原(HbsAg) 。大量的HbsAg存在于慢性感染的病人或土拨鼠的血液循环中,每毫升血液中可高达108个 。用酵母表达的重组HbsAg已用作人类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取得良好效果 。HbsAg还作为表达嵌合的颗粒抗原的载体 , 用于其他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 。有报道用HEV的ELIA检测试利盒在多种备禽血清中检出比例不低的阳性样本,经证实,均是假阳性反应所致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第31章
1. 呼肠孤病毒科有哪些重要的属?
答:本科是病毒学中最复杂的一个科有2个亚科:光滑呼肠孤病毒亚科和刺突呼肠孤病毒亚光滑呼月肠孤病毒亚科:有6个属,对动物有致病性的4个属:环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东南亚十-节段病毒属、蟹十二节段病毒属


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有9个属 。对动物有致病性的有6个属:正呼肠孤病毒属、水生电和病毒属、科州蝉传热病毒属、 质型多角体病毒属、昆虫双链九片段RNA病毒属、昆虫非包裹呼乎肠孤病毒属 。


2.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与禽正呼肠孤病毒各有何致病特点?
答: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非致病性
禽正呼肠孤病毒:引起·鸡传染性关节炎或腱鞘炎 。
3. 蓝舌病毒的病原及致病特点 。
答:BTV引起蓝舌?。敲嘌虻闹饕静≈?。特征为高热,口鼻黏膜高度充血,唇部水肿,继而发生坏疽性鼻炎,口腔黏膜溃疡 , 蹄部炎症及骨骼肌变形 。病羊舌部可能发绀 , 因此称之为蓝舌病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7d 。患羔还可腹泻,致死率高者可达95% 。牛和山羊易感性较低 。野生反色动物中鹿较易感 。BTV通过吸血昆虫(主要是库朦)传播,湿热的复季库朦大量繁殖,此时感染高发 。
4. 蓝舌病毒需与哪些病毒做鉴别诊断?如何进行?
答: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病毒分离才能确诊,抗体阳性只表明发生感染 。国际通用的方法为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技术或琼脂扩散试验等,用以检测群特异抗体 。其中以琼脂扩散试验最为方便实用,在感染后4天即可检出抗体,且可持续1年 。
5. 非洲马瘟病毒如何传播及检测?
答:可取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检测抗体 。抗原检测的最佳材料是脾,含毒量最高,可用泉脂扩散试验或免疫荧光技术 。确定血清型则应做病毒分离 , 可用Veo或MS细胞,产生CPE及细胞质包涵体,再用型特异血清做中和试验定型 。也可用吮乳小鼠脑内接种分离病毒 。用病毒多肽VP7免疫动物制取高免血清,建立的竞争ELISA法,敏感而又特异,既可用于检测血清的群特异抗体,也可用于直接检测组织中和抗原 。
6. 分析轮状病毒的致病性、电泳型及抗原新型 。
答:(1)致病性:潜伏期16~24h,发生水样腹泻,往往带有黏液 。少数由于失水或继发大肠杆菌等感染导致患畜死亡,一般能在3-4d内康复 。病毒感染小肠绒毛,使之变短,为生长,从而加剧胞覆盖 。乳糖酶等分泌减少 , 影响糖的吸收,奶中未消化的乳糖促进细菌的生长,从而加剧腹泻,恶劣的卫生条件、寒冷、拥挤等往往会使病情加重 。病毒含量最高可达每克粪便1011个病毒颗粒 , 通常在感染第3~C天达到排毒高峰 。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数月之久 。粪一口是传播途径,经粪便污染的饲料、水或奶也可传染 。某些毒株对氯离子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在水中长期存活 , 造成水源传播 。
(2)电泳型:.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 检测粪样中的轮状病毒的RNA,并可根据电泳图谱将其分群,4.用RT-PCR检测粪样中的病毒RNA 。
(3)抗原新型:轮状病毒属可进一步分为若干血清型或基因型 。衣壳抗原VP6为群特异抗原,根据中和试验可分为甲至戊型(A~E),另有己、庚(F和G)两个暂定型 。甲型又称典型轮状病毒 , 其余各群称为非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 。甲型对人、牛及其他动物有致病性,乙型仅对人致病(我国发现的成人轮状病毒),戊型仅对猪致病丁、己和庚型仅对禽类致病 。
7.轮状病毒如何发现的?给人以何种启示?
答:轮状病毒于1969年首先发现于腹泻的犊牛粪便中,此后在人、绵羊、猪、马、犬、猫、兔、鼠、猴及禽均有发现 , 全世界均有报道 。各种动物的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症状、流行病学及诊断方法均类似,一般仅发生于 1~8周龄的动物 。从动物分离的轮状病毒极少感染人,即使有的与人类的分离株并无区别 。
8.蜱传染病毒的病原、宿主及主要致病特点 。
答:是人畜共患病病原 , CTFV 有两个血清型,加州野兔分离株S6-14-03代表了一种血清型 。本病毒以安氏革蜱等为传播媒介 。带毒蜱的若虫吸吮松鼠等啮齿动物的血,啮齿动物因此而感染 , 病毒血症可长达5个月,成为病毒贮主 。成年蜱在春季及初夏叮咬人类及大型哺乳动物,使之感染并发病 。人感染后突然发?。扇吮硐治现氐募∪馓弁醇鞍紫赴跎? ,儿童发生脑膜脑炎及出血症 。从病人的红细胞中可分离或检出病毒 , 红细胞缺乏核糖体,病毒不能在其内复制,但可在骨髓的红细胞前体中复制,然后在红细胞中存在10d之久,可免受抗体的清除 。
9.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致病特点如何?怎样预防?
答:4~5 月龄的草鱼易感,死亡率可达70%,发病水温在20°C以上 , 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一般多在6~9 月份流行,8~9月为高峰 。病变以充血、出血为特征 , 表现为肌肉、鳃瓣、鳍基及肠道充血 。鳃可能是传染途径 。GCV除感染草鱼外,还能人工感染青鱼及麦穗鱼,从自然发病的青鱼中分离到的病毒与之有很强的交叉反应 。成熟的草鱼卵可带毒 , 污染的水源可传播病毒 。
用有机碘等消毒剂处理带毒鱼卵及污染鱼塘行之有效 。疫区可用疫苗接种,注射或浸泡均可 。用组织匀浆或细胞培养物制成的灭活疫苗,我国已批准应用 。
10.如何从病毒结构特点解释双RNA病毒的毒力易变及在环境中的高度稳定?
11.阐述传染性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主要致病特点 。
答:由于本病毒在腔上囊(简称囊)内的前淋巴细胞选择性地复制 , 破坏囊内的3细胞,从而造成免疫印制 。3~6周龄鸡的囊发最完全,因此最易感 。感染囊增大到正常大小的5倍,水肿并充血,带有条纹 。囊的淋巴滤泡坏死或凋亡 。超强毒株也损害胸腺、脾及骨髓细胞 。死亡时囊可能萎缩,而肾脏通常肿大,尿酸盐积累 , 肾小球可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在淋巴细胞中检测到病青抗原 。怀巴细胞中复制,进人循环系统,导致初次病毒血症 。在感染后位 。VP5在病毒感染早期可抑制咸此时大量的病毒从囊释放 , 导致二次病毒血症,并在其他组织中定的鸡胚成纤维纤维细胞凋亡 , 而VP2则引致感染细胞凋亡 。


本病毒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至口感染,可经鸡粪排出,在外环境中极其稳定,在鸡圈内可存活4个月以上,在饲料中可存J存活7周左右 。常用的清洁及消毒措施往往不能有效地消灭本病毒 。昆虫亦可作为机械传播的媒介 , 带毒鸡胚可理直传播 。


12.如何控制传染性胰坏死在虹鳟中的传播?
答:本病毒在环境中极其稳定,无论是在淡水、海水还是通过食鱼鸟类的肠道 , 均可存活数月之久 。几乎在每个生态环境中都有本病毒的踪迹 , 种类繁多的带毒者构成了永久性的疫源 , 关键在于防止病毒的#一一步扩散,特别要注意清除不断排毒的终生带毒者 。2008 年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对鲑、鳟鱼类的出1有所规定,要求既无临床症状或病理剖检变化,又在12个月内不再发现病情的鱼场才允许其出口 。此还要求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在鱼池水以及出口鱼的鱼卵、精液及体腔内不再检出病毒 。目前的《国院1卫生法典》已不再有此要求 。


发病鱼池的鱼应全部淘汰 , 并用有机碘消毒 。养鱼用水推荐使用无鱼的水源(例如井水),以避免感染 。


13.试述传染性肌坏死病毒的特点及致病性 。
答:主要特性:毒颗粒为 20面体,myonecrosis virus, IMNV)直径40nm,氯化铯浮密度为1. 366g/mL 。基因组为单片段双链


RNA分子,7 560bp 。含有2个不重叠的开放阅读框 , ORF1 (136~4953nt) 的前半部编码RNA结合蛋 。在和的5.0个额基政中含有一个号JRBA结合的基作,提后平部,的光指白 。18(5241~7 451nt)编码可能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致病性:要宿主是太平洋对虾 和南美白对虾(P.( Penaeus vanmamei) 。从巴西东北部直至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中国海南岛及泰国南部均有发病的记载 。呈地方流行,流行率可达100%0,死亡率为10%~-7% 。海水或半咸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的稚体和幼虾(sbadut)受影响最大,死亡率高 。严重感染的对虾可能因应激因素如网捕、饲喂、盐量或温度的突然变化而发病 。此种急性期的对虾可有局部或广泛的白色坏死区 , 存在于横纹肌,特别是远腹节段及尾扇 , 某些对虾通体发红 。在数天之内死亡率居高不下 。剖检可见淋巴组织比正常虾大3~4倍 。IMNV感染中胚层源的组织 。在感染的急性期主要靶组织包括横纹肌(骨骼?。募『苌?、结缔组织、血细胞以及淋巴器官实质细胞 。在慢性感染期主要靶组织可能是淋巴器官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口头思考题
1、 病毒感染的信息传递超级高速公路?
答:是指机体,以人体为例 , 在接受病毒感染攻击信号刺激,超高速传入免疫系统,到机体免疫系统瞬时灵敏响应发出应对战斗信号,先后调动机体非特异性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因素应对,与病毒殊死战斗过程的信息传递通路情况 。
2、 我倡导安全健康快乐学习研究的核心关键是兴趣爱好,为什么?当代压力或战略需求作为动力 , 不能转化为兴趣爱好,长期学习工作行吗?
答:兴趣爱好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让我们多一项技能,能让我们自己在走上社会的道路时更加顺利 。大家喜欢兴趣爱好就是为自己铺垫了一条平坦的路 , 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才能做好一件事,兴趣是成就一个人最好的良药 。
长期学习工作是不行的,那样人只会越来越消极,懈怠 , 因为每个人精力是有限的 。
3、科研严谨、动物弱毒疫苗临床试验实施、重大突发新现传染病疫情病原公告、新型病毒流出病学三环节及流行特点、消毒措施面向大众科普等言行尺度把握原则要求及重要性?可举例说明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4、艾滋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进展效果明显,却依旧不能或很难靠药物清除病毒,为什么?
答:HIV病毒是RNA病毒,自带有转录酶 , 在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能够把自身遗传信息RNA转变为DNA,并整合到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使人体细胞无法分出敌我 , 也就无法将其清除 。
HBV能够干扰免疫系统的攻击 。
5、简述逆转录RNA病毒或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的复制增殖过程?什么是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
答:大多数RNA病毒都在宿主细胞质内合成病毒全部成分 。双链RNA病毒增殖的主要过程为:
①RNA复制:侵入宿主细胞后在病毒复制酶作用下,以双链RNA为模板进行不对称转录,先合成正链RNA(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形成双链RNA分子;
②蛋白质合成:以RNA为模板翻译出病毒复制酶及其他蛋白质;
③蛋白质与子代双链RNA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


病原微生物表面存在一些人体宿主所没有的 , 但可为许多相关微生物所共享,结构恒定且进化保守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固有免疫识别的PAMP,往往是病原体赖以生存,因而变化较少的主要部分 , 如病毒的双链RNA和细菌的脂多糖,对此 , 病原体很难产生突变而逃脱固有免疫的作用 。


陈娟芳:张德礼教授病毒学各论第二讲感想、课内、外思考题解答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