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首次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这是非常重要的单元,其特殊性不亚于策略单元 。批注,即是读书的方法,更是让学习迈向深度的必由之路 。
如此重要的单元,教学时也显得凝重 。由于是第一次遇到实践性很强的单元,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感到茫然 , 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 。听了多节一线教师执教的第六单元的课,总感觉教得太过生硬 。例如,老师总是叮嘱说:“看,这就是批注,请这样写下你的批注”“来吧,试一试,你一定能写下自己的批注 。”看起来,教学都在落实“语言要素”,看起来学生都在进行言语实践 。但是,学生并未真正得法,而是简单模仿,没有领悟,更没有产生美好的学习体验 。
可以想象:这样教之后,学生不会主动去批注 。因为历经教学 , 批注成了最为枯燥的“阅读方式”——圈圈画画,用一个关键词写下自己可有可无或者与大家雷同的所谓“感受” 。批注,不仅不能助力阅读 , 还成了阅读的负担 。
如何让批注逆转,走向正向?结合第六单元的首篇《牛和鹅》,分享如何让孩子学习批注,能够批注;如何让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得到“软着陆” 。

第一,从简单的“注”开始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牛和鹅” , 让学生结合预习表述:在作者心中,对牛和鹅的认识 , 是有变化的吧 。起先,作者不怕牛,很怕鹅;而后,作者不怕鹅,尊重牛 。学生概述这一认识变化之后 , 寻找文中相关段落阅读,验证这一变化:“哪些段落写出我为什么不怕牛,为什么怕鹅呢?”学生读文后,画出了第一自然段: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
当学生画下这段时,教师鼓励学生:真棒,会用符号注明了 。其实这一本事,早就有了,这就是批注中的“注” 。之后,乘胜追击,再请学生找一找“哪个段落让作者发生转变——不怕鹅,尊重牛呢?”学生画出第12自然段: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 。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甩到池塘里去 。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
当学生再次画下段落时,老师再次鼓励:“恭喜大家,旗开得胜,真会标注 。

第二,学习编者的“批语”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第13、14、15自然段,验证结局——“确实不怕了” 。同时 , 特别阅读此页面中编者的批语:
看来,鹅并不可怕 , 只要不怕它,它就不敢欺负人了 。
阅读批语 , 比对原文完整段落,理解“批注是如何写出的”——原文的意思很完整,批语的表达很简洁;批语是原文的一种概括,一种浓缩,是读者在阅读之后受到的启发、体会,用简短的话语写下来 。
当学生通过比对阅读,对批语有了初步理解之后 , 进入“牛刀小试”环节,让其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 , 尝试只有批注“尊重牛”的部分 。很快就能发现,学生能用简单的话写下批注 。例如:“我明白为什么尊重牛”“之前不尊重牛,现在懂得尊重,真好 。”初次体验写批语,写得很自然 , 学习又往前推进一步 。

第三,多角度练习批注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牛刀小试之后 , 就进入实战环节——读作者“怕鹅”时经历的故事 。
让学生阅读描写故事的第5、6、7、8、9、10、11自然段 , 老师提出三个要求:
其一,凡是读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用圈标注出来,可以是喜欢的词 , 可以是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喜欢的表达方式 。
其二,凡是读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标注出来,待会儿向同学们提出 , 同伴交流 。
其三,读完这部分故事 , 用简单的话批注心里的感受 。
显然,这部分教学,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尝试“批”和“注” 。圈画喜欢的部分,那就是“欣赏”的角度批注 , 标注疑问的部分,就是从“质疑”的角度批注,当然也可以比对文中编者给出的第一个批注:“事情真是这样吗?”让学生写下疑惑 , 体会“质疑也可以批注” 。写下感受,就是从“启发”的角度进行批注 。至此,完成了本课作为单元首篇的重要教学任务——尝试多角度批注 。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学首篇《牛和鹅》时,可以提前关注“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其中提示批注的角度有质疑、欣赏、启发这三个最常见的角度 。可见 , 不能“硬教”,实现语文要素的软着陆,我们要有单元统整的教学观念 。

第四 , 完成“走心”的批注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干货|小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批注单元教学设计

之前的批注,相对简单且零散 。接下来,结合本单元的另一教学要素“体会心情”以及课后练习的要求,教学推进到对描写“心情”语句的阅读理解与批注 。
文中作者从开始的“怕鹅”到最后的“不怕鹅”,经历了一个故事 。在故事记叙中,作者多次直接和我们分享心情 。让学生追踪阅读描写心情变化的句子,集中感受作者身处其间最真实的状态 , 将心比心,进行阅读与批注 。学生寻找第5到11自然段中,所有直接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 例如:“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还如“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
当学生对这些描写心情的语言进行系统阅读并写下批注时,会神奇地从看似写“怕”的句子中,体会到“趣” , 一种独具童真色彩的趣味感,就在批注中被诱发出来了 。这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神奇效果 。如果只是泛泛而读,没有“批注”的阅读方法和任务,很难去琢磨语言,更难去揣测字里行间的隐逸的意蕴——当时,所有的紧张害怕,其实都是一种纯真与幼稚 。
这样教单元首篇 , 这样带学生初次正式学批注,不生硬,有效果 。学生经历了从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多次尝试动笔实践,集中专项地沉入文本去体悟,能达到在第一次学习批注时应有的效果 。
批注是重要的阅读方法 , 也是统编四年级第六单元的首要学习目标 。教学时,不能生硬给予 , 应巧妙融合在阅读实践中,渗透在批文入情的体悟感受中 。教学 , 既要注重目标达成,更要照顾学情,让目标达成的过程变得愉快、自主,让真正的阅读与学习在课堂上发生且实现融合,让语文要素在学习中,实现软着陆 。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统编语文#
欢迎关注@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课,更多教学方法可点击专栏获取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