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直达:
- 如何创建和谐的教学课堂
- 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一、如何创建和谐的教学课堂
一、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要创设舒心惬意的学习环境,搭建民主的学习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不以教师命令压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 。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思想,支持学生大胆创新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 使学生的学习意识、角色认同、学习理念、学习风格、价值取向等与教师的教学主体协调一致 。浓郁而温馨的学习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 , 不能称为教育活动,建设学生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是课题教学的根本所在 。从内容上说,学生学习包括文化知识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文娱体育和审美知识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卫生知识等学习 。在学生学习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 , 积极向上求进步 , 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 。要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生学习氛围 。
二、制订和谐的课堂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设计是顺利实施教与学的必要前提 , 和谐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和谐的课堂教学设计 。例如:提问题的和谐性是什么,如何引导、如何讲解……才能达到和谐,必须在课时计划中精心设计 。教师要事先设计出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作点评 , 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如,在阅读教学的课时设计中 ,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可把课程内容从大的方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指导的内容,另一部分为学生完成的内容 。在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中 , 都应该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 。几乎每一次上课前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学科内容进行和谐互动(提问),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和谐性,难易适中 , 回答量也要适中 。对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给予和谐点评,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 增强教学效果,做到真正的和谐教学 。
三、构建和谐教与学的环节
和谐的课题教学设计能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和谐统一 , 关键是教师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和谐的教与学 。我认为,无论应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
1.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不能轻易说错,更不能进行讽刺挖苦,对回答好的学生应当充分肯定,对回答不好的学生应进行正确引导 。
2.不能根据既定的答案去判定学生回答问题得对错 。只要学生回答得有理,就应当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创新 。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课后或课堂作业的点评来完成 。一般每课时都应有几次大作业,每次作业批改完成后,应对作业质量进行分析,找出典型错误在黑板上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同时,每次批改作业都应尽量去发现一些创新解答方式,在讲评课上,让这位同学上台亲自讲解思路,每当这时,课堂气氛都会十分活跃(和谐) , 不时有同学站起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还会发生严重的分岐 。经过学生们讲解、讨论和教师最后评述,学生记忆深刻,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
四、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基础课堂教学受到传统的师生关系观的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模式一直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想象、表达、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和条件 。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审视了现代基础的教育对象并对其作出了客观的估计,尤其是强调切实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发现和创新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求基础教育教师必须保持与他们心理上的平等性,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创新性、想象力,充分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 。对其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时,一方面要符合情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他们所处的心理事实和客观现实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非以权威压人,以教师地位压人 , 而是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要鼓励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做事的胆量,引导他们在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会自行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同时也学会对他人尊重、保护和关爱,做到师生之间和谐共处 。
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 , 创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学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突出问题,让学生享受和谐课堂教学的成果 , 得到发展 。以教师的爱心、高尚道德情操、科学的教学方法等有效缩短学生间的差异 , 确保课题教学的稳定和谐 , 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如何创建和谐的教学课堂-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它被形容为教案剧 。教师要么小心翼翼地牵着学生走;要么虽然放手,却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让学生自己走 。在这种“授哺式”、“告诉式”教学之下,学生没有参与探究问题,解析疑难的过程,知识掌握不牢,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兴趣、意志得不到锻炼 。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只有改变“老师讲,学生记”信息传递单向化的“授哺式”传授 , 实行“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找一找,发现果子,跳一跳,摘到果子”,让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得到发展 。从充满活力的高度,富于课堂教学丰富的内涵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呢?下面
结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
一、,唤起主动意识,达到真正自主地学习 。
自主原理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认识活动能否完成,要以学生认识成效为依据 。教必须落实到学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地进攻性地从事学习,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见解,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 从而达到真正自主的学习 。我通过教学试验----“尝试教学法”,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 自己发现解题方法 。不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让学生的生命肌体得到解放,使我真正体会到课堂生命的活力 。例如:我在教“圆的认识”是,抓住圆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这一重要因素 。首先给学生设疑问:能不能把圆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用准备好的圆形去试拼 。这样,学生们先后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自己分析出图形的变化前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图形间的相互转换吸引了学生,他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兴奋不已的状态 , 并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通过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求得新知识的做法,无疑是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的极好做法 。
二、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学会尊重学生 , 让个体自主发展 。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使孩子能得到全新的教育 。”应该说这种教育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 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尊重儿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 。
现代教育学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围绕教学问题,心情舒畅的自由探索和发展见解的气氛 。教育学生,首先得尊重学生 , 没有尊重与信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 , 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更谈不上教育效果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护他们的童趣、童真、童心,理解他们的情感 。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鼓掌的方式鼓励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教具,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我抓住这个契机,请一位时常被老师遗忘的后进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 虽然他讲得不流畅,不完整,但我却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鼓励 , 使他尝到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信心 。从此以后,在我的课堂上他都认真地听讲 , 积极地发言,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可见 , 尊重的威力是何等的妙不可言 。
其次,教师要把课堂上最好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在我的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回答、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老师把自己的生命活力融入到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谈、一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起想、一起动手 , 与学生平等相处,处处尊重学生 , 爱护学生,经常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经常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相互评论 , 展开激励地辩论,对不同意老师的意见也可以反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多种潜能在她的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
三、运用开放的教学策略,引发学习的兴趣,挖掘创新的潜能 。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封闭,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 反而回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 妨碍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现代教学认为,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知识的内涵 , 利用知识的魅力引发学生参与,还必须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多一点耐心与宽容 , 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各种品质 。
在教学中 , 除了培养学习兴趣,还应该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是创新精神的标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在解题方法上求异,求佳 。使他们形成很强地不断创新的内驱力,并在创新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 。例如 , 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由于受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迁移,学生一般回想出用图①这种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 。这时,我鼓励学生去想:还有别的想法吗?学生通过探索,提出可用②、③、④、⑤这四种割补的方法 。
又如:教学计算图⑥中(单位:米)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一般会用总面积—空白面积 , 求阴影部分面积,列式为:(15 20)×10÷2—10×15÷2=100(平方米) , 此时,我追问:还有更简便的解法吗?学生经过探索 , 又想出了另两种解题方法:①阴影面积=A×10÷2 B×10÷2=(A B)×10÷2=100(平方米);②阴影部分面积=三角形ABC=20×10÷2=100(平方米) 。这样,设计开放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中选优,好中求佳,使他们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培养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 同时也发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 。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方位地给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条件、机遇、氛围,时时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体现出创造的光辉,才会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