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重构课堂教学场景,从工具化走向智课化是教育改革的杠杆

【深度:重构课堂教学场景,从工具化走向智课化是教育改革的杠杆】

深度:重构课堂教学场景,从工具化走向智课化是教育改革的杠杆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杠杆 。过去几年围绕着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行动学习、JiTT教学……大家做了很多工作,重点是强调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互动、便捷有效的资源传递与学习、全面细致的教学激励与评价……都是朝着重构教学场景、从工具化走向智课化模式发展 。之所以雷声大、雨点?。衷诳雌鹄此坪跣Ч⒉幻飨?。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沿着下面思路去做深入探讨:
  1. 怎么用“激励与评价机制”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2. 怎么让更多一线教师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深度改变?
  3. 怎么从课堂辅助工具到教与学的智慧助手?
  4. 怎么为一线教师和学校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教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
  5. 怎么实现未来的个性化学习和适应性学习?
  6. 怎么开发面向移动和泛在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
  7. 怎么实现教育教学的碎片和重构?
……
从课前、课中、课后,从教学设计、教学应用到教学评价,让学生能愉快地个性化学习 。基于这个目标,那如何衡量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的前景呢?我认为应重点考察这四个方面:
  1. 学生的自主动力 。学生的自主动力是互联网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互联网教育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才有真正的潜力 。
  2. 教学的交互性 。如果没有足够交互,在线教育服务的属性就丧失了,产品就丧失了活力 。
  3. 支付意愿 。在一些垂直细分领域的课堂教学,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其主要学习模式,培育出比较成熟的支付意愿,这将是未来的趋势 。
  4. 变现能力 。目前大部分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变现能力远不够强,故进入二级市场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并不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在维持教育本质,保持教育质量的同时,发掘较强的变现模式 。
我们以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雨课堂』为例,来说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

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卷全程教学活动的数据采集,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换,以全周期、全程的量化数据辅助老师判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做到教学过程可视可控 。在组合使用线下活动或翻转课堂或项目实验,让师生教学融合更紧密,教学相长 。
雨课堂基于PowerPoint和微信(因为老师最常用的软件就是这两个 , 不需要硬件投入,傻瓜化快捷易上手) , 针对师生互动不顺畅,数据收集不完整,在线教育不落地等多个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解决 。
课前,课前预习的课件中可以插入讲义、学堂在线上的MOOC视频(全部免费开放)和优酷、土豆、腾讯视频,老师可以借用清华的MOOC视频和课件自由组合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 , 定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节奏的教学设计 。PPT传进微信后,教师可以增加语音进行针对性提醒或指导,让学生边看边听 。课前预习讲义发送后,教师可以收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 同时可设置预习截至时间的时间节点,在节点前没有点开课件阅读的学生会收到提醒 。
课上 , 老师开始课堂授课后会自动生成本堂课程二维码,学生通过微信扫描进班 。教师课上的每一页PPT会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课程回顾;另每页课件下方还有“收藏”和“不懂”按钮 , 学生可以把课程中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收集,教师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 , 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重点讲解 。雨课堂还设置了弹幕功能,老师把弹幕打开,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观点及想法 。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发题 , 发考卷,并设置考题考卷的答题时间,当下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把控学生情况 。
课上 课下 课后的雨课堂,基本实现了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从课前预习 , 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层面,帮助教师分析课程数据,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教学 。
任何商业活动的成功,最核心的是要依赖于正确的商业逻辑,我不否认趋势、成本控制、商业包装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做出再牛逼的产品,营销得再猛烈,最后总会事与愿违,原因在于没有抓住企业运行并实现其商业目标的内在规律 。
在我看来,重新定义课堂教学是一条出路,即找到传统教育最大的弱点 。在线教育平台是一场革命的大仗,而不是小而美的巨头的细分领域或者补充,那大仗就必须挑战传统 , 造出一个新世界,而在线教育最大的战略高度不是和传统教育机构合作,而是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与气势 , 去与天下传统机构为敌,尽全力精心讨好核心目标用户群 , 包括教师和学生 。

作者:尉迟道坤,超过10年在线教育投资和运营管理经历、500强公司高管、著名教育集团合伙人 , 对互联网教育产业的趋势、发展、出路有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引领大家深刻探讨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