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总是希望他们学会所有的传统美德 , 这样就能变成他人眼中有教养和素质的孩子 。可是,每个孩子的心性不同,他们在成长中所受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同,最后的行为习惯自然也会迥然不同 。
很多大人希望孩子懂得谦让,这样跟他人相处的时候,也能减少很多矛盾 。可最近毛毛妈发现,自家孩子特别的“自私”,一丁点谦让的美德都没有 。毛毛的玩具和零食永远都不会分享给别的小朋友,但是却经常去“享受”别人的零食,或者是玩具 。这让妈妈觉得特别生气,因为孩子如此自私的行为,没少被别人背后议论 。
对于毛毛这样自私的行为,其实妈妈也很无奈 , 也曾无数次教育过孩子,希望他能变得大方起来 , 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想要改变孩子自私的行为,首先得要弄清楚他们为何会自私,这才是父母当下的重点 。
孩子为何会变得如此自私?
1、家长溺爱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要求,可以说从来没有拒绝 。无底线的满足孩子 , 最后造就了他们自私霸道的心理 。在家长看来,不管自己有多么艰难,也不能苦了孩子,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和不负责任的 。家长的无私奉献,并不能让孩子懂得感恩 。
2、言传身教
生活中,其实有部分家长的行为也有待提高,他们自私,而且喜欢占小便宜 。孩子经常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 所以对于父母的这些行为,他们已经深深的记在心里 。所谓“近墨者黑”就是如此吧,孩子在父母的言行里,学会了很多自私的行为 。
3、缺乏同理心
幼龄阶段,孩子没有同理心是正常的,当然这也是他们不懂分享的一个原因 。孩子压根不会去考虑 , 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偏差,更不会思考给他人带去了哪些影响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慢慢的就会萌发自我意识 , 这个时候只要家长多加引导,孩子在行为方面就会有所收敛 。
行为自私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现在看来,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些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没有孩子生来就是自私的,只是生活习惯以及父母的教育,让他们逐渐像自私靠拢而已 。对了,父母要正视自私这个行为,因为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1、不懂分享
自私的孩子,他们从来都不愿意去分享,在这些孩子心中 , 他们没有分享的概念 。对于喜欢的东西,更是舍不得松手,甚至不允许别人去触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样的行为,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 因为小朋友都不喜欢这样自私的孩子 。
2、受挫力差
可能是父母过于宠溺,这些自私的孩子,他们的要求几乎不会落空 。所以他们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 若是哪天父母没有能力再给予的话,孩子们的心理就很难接受 。正是父母的无底线满足,让孩子内心变得异常脆弱,尤其是对抗挫折的能力 。
如何纠正孩子自私的行为?
1、不过分宠爱不想让孩子变得自私 , 父母就要学会“拒绝” 。接下来的教育中,千万不要再过分的宠溺孩子 。“有求必应”的教育方式并不好,而是要学会把握尺度 , 该拒绝的地方,家长要态度明确 。对孩子最好的疼爱,就是让他们变得独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坚持和获得 。
2、做好榜样
一定要重视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 既然要求孩子不该自私,那么家长就要先做到不自私才行 。教育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通过行为去影响孩子 。要知道现阶段 ,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 , 他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学会父母的所作所为 。
3、承受自私带来的后果
既然说教和打骂都没有效果,那么家长就放手让他去尝试后果 。喜欢自私的孩子,自然也会得到别人同样的待遇 , 只有让他感受到这种被排斥的孤独感,孩子才能真正意识到自私的行为有多不好 。实践的意义远大于说教,尝到了自私的苦果后,家长在加以规劝和引导,相信用不了多久 , 孩子就能自我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