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直达:
- 怎样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如何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怎样理解个人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一、怎样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一、目的与手段的联系
目的和手段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对哲学范畴,他们是反映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时候主体与客体之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所谓目的,就是主体根据外界情况和主观需要而要达到的行动目标,是主体在实践之前所预想要得到的结果 。所谓手段,就是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工具,方法等作用于外界对象的中介 。
手段和目的密不可分首先表现在世上没有无目的的手段,也没有无手段而能实现的目的 。双方的存在都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 。一定的目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加以实现,而一定的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是目的得以提出的前提 。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连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
其次,目的和手段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两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
最后,目的和手段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目的和手段的相互转化有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种,是连锁式转化 。第二种是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双方相互转化 。
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哲学范畴的集体,首先是相对于哲学范畴的个人而言的 。在这里,就一般意义上说,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范畴或社会范畴的抽象,集体包容的范围,应不窄于整体或社会包容的范围;就特殊意义上说,集体范畴又必须具体化为整体或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 。”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把它理解为个人与社会或它的代表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然集体也有几种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虚幻的集体、真实的集体和现实的集体 。所谓虚幻的集体,就是集体一方面不代表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另一方面也不代表这个集体中的各个成员的个人利益 。而真实的集体则是消除了集体的虚构性,切实做到了把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真实地统一于自身 。而现实的集体则是指介于真实的集体和虚幻的集体之间的一种集体形式,它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紧密联系地,是超越了虚妄集体而又带有明显不足地集体 。
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与个人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考察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作为主体的时候,那么客体就是单个的人 。我们可以说离开了社会主体,单个人是无法存在的;同样,当我们把个人作为主体,社会作为客体,则可以说离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个人,那构成社会的基石也就不存在了 。社会或国家的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或国家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的发展,同时,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这是一种事实判断 。当我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具有了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含义 。对于这一点,必须特别加以强调 。从根本上说,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是目的,而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则是手段 。人们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还是为了人自身的生活状态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亦即为了人自身的发展 。由于人的发展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所以人们才去努力推动社会发展,并以此作为实现人自身发展的手段 。离开了人的发展这一最终目的,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 。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何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与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或国家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和社会在发展中究竟是把对方当作目的还是手段来阐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
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实现了人类解放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个人和社会将达到高度的统一 。这个社会的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马克思所设想的这个社会是“人的自由联合体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种自由联合体中,由于消灭了把人与人对立起来的基础――分工和私有制,因而身处联合体中的每一个人不再是分散的和对立的和异己的 。在这个集体中,成员不是以阶级身份出现的,而是以个人身份出现的,这个集体不是成员发展的桎梏,而是个体得以获得自由的前提条件 。
二、如何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问题,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具体分析 。
从理论上来说,个人和集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构成集体的基?。涣硪环矫?,集体也为个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 同时也规范和约束了个人的行为 。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会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忽视集体的利益 , 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在其他时候,集体的权力和规范又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 使得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潜力 。
因此,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需要在尊重个人和维护集体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这包括: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鼓励个性和创新,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保障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在集体中加强民主和参与 , 让个人的声音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建立良好的社会信任和合作机制,让个人和集体之间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 。
总之,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在尊重个人和维护集体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和发展 。
三、怎样理解个人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怎样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个人是指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 , 是社会的一分子 。而集体是组成社会的一个元素,它由多个分子 , 即个人组成,不同的集体,又构成整个社会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 , 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集体素质的好坏,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 。
既然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 那么,集体的利益就能代表组成这个集体的各个成员的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从某些角度上也代表集体利益 , 但却不能完全等同于集体利益,这样,就产生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同一性或异向性之分 。
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能把个人脱离于集体之外,个人总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息息相关,个人只有在集体中,并承担一定的职责 , 使命,才能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如果脱离了集体 , 个人就丧失了作为这一集体的成员的资格,也就无须承担这一集体的义务,也无权享受这一集体中的成员能够享受的权利 。既然集体是由个人组成,那么 , 集体对个人就有一种制约的力量这是一种必要的力量 。这种似乎外在于个人的力量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集体从其自身着想和从其中的大多数成员着想,必须使个人从属于集体,把集体的属性赋予个人 , 从而才能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既保证集体有机体健康,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 又保证个人的价值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现在我校的改革,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改革应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改革的目的是让学校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改革后的学校,应该成为更好,能够教职工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平台 。这样,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才是同向的,个人的发展,也才能更好的劳动集体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