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想,了解需求,化解家校沟通障碍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 孙秋月
同事最近有些抑郁 。
“我太伤心了,我为了他们的孩子都不管不顾自己的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换来的却是他们的投诉 , 我真的难以接受 。”
家长的投诉成了同事的心病 。
【转变思想,了解需求,化解家校沟通障碍】“真的!我儿子经常对我说:‘妈妈,你能不能把你对你学生的一半好分给我?我要求不高 。’每次,听儿子说完我都想哭 。
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们不仅不理解我,还要这样对我 。我的心理太难受了 。”
听着同事的哽咽,我不知如何回应,跟同事分享了一位家长朋友的原话:“如果在健康和学习之间,让我为孩子选一样,那我肯定选择健康 。”
是的,凡是做家长的 , 肯定都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可是,我们的老师却没有转变观念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年代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并没有转变这种观念 。教育思想陈旧、方法粗暴简单,无法与现代的家长同频 , 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
家长的不支持和不理解直接导致我们教育的无效 。就像一颗螺丝钉 , 在校期间教师给拧的紧紧的,回家后却被家长给拧松动了 , 家长和学校的背道而驰让学校教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作为教师 , 我们需要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
一、转变相处模式,提高服务的意识
当今社会,家长对老师的需求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了 。把孩子交给学校,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能健康、快乐 。
邻居家的小公主上一年级了,每天放学时邻居去接女儿回家时 , 娘俩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今天在学校你快乐吗?得到女儿快乐的回答,她才开开心心地领着孩子回家 。如果孩子回答不快乐或还可以的话 , 她一般都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经历,再回家开导女儿 。
像邻居这样会开导孩子的家长不多,但像邻居这样关心孩子在校是否开心快乐的家长却很多 。孩子在学校一天 , 吃喝拉撒睡家长都鞭长莫及,她们更期望我们把孩子的这方面也照顾到 , 可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点,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应该学会独立,独立的表现就是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问题;有的教师则认为我是教师 , 不是孩子的保姆,我没有义务去照顾孩子的生活问题;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在学校照顾好孩子的生活问题,更有助于家校关系的和谐 , 更有助于自己教育工作的开展 。
诚然,抱有最后一种观点的教师在家校沟通工作中会更顺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也提高的很快 。
当然 , 提高服务意识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与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也很重要 。同事班级的一个小朋友 , 爸爸作为医生奋战在抗疫一线,妈妈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姥爷,奶奶在外地无法前来照顾孩子 , 孩子的去处成了他们头疼的问题 。同事通过家访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把孩子接到了自己家中,整整照顾了孩子2个多月 , 直至姥爷出院 。
像同事这样把家长处成朋友,处成邻居,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可以化解多少工作中的不理解、不支持呀!
作为教师 , 我们不能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更要俯下身姿,关注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生活保姆,但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生活问题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取得教育成功的法宝之一 。
二、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同频
家访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一项工作,家访的形式很多,电话访、入校访、入户访、街头碰面……可多种多样的家访方法被我们的很多老师做成了形式主义,甚至是应付 。
没事不联系,联系必有事是很多教师的做法,这样做势必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 。很多孩子出现问题是家庭教育缺失或家庭教育错误造成的,作为老师 , 我们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应该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有的放矢地展开引导教育工作 。
在工作中要想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还必须与家长同频 。了解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想法与要求,了解他们的教育观点,了解他们对孩子的发展要求,只有思想上同频 , 在教育上才能同步,效果也会更好 。
不管家长有没有把我们当成学生的保姆,我们需要明确教学要想取得成绩必须做好教育工作 , 教育工作要想有成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只有与家长同频、同步,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脱节 , 我们的教育方法才能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