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经验直达:

  •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 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一、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一、对新高一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渗透德育
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刚经历了中考激烈竞争选拔,学生学习欲望比较强烈 , 得趁热打铁 。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比较简单,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轻视信息素养培养 , 重操作 , 轻理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肤浅,所以有必要及时进行学法指导,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重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
二、上好第一节操作课,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 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教室规定,爱护计算机设备的良好习惯,师生共勉,渗透德育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 , 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 , 要特别强调不要频繁开关闭电源,正确设置显示分辨率、屏保、键盘鼠标插拔、防静电、防灰尘、计算机设备使用安全须知等问题 , 让他们知道如何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
三、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渗透德育
长时间的“上网” , 除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危害 。据一些教师和家长反映,孩子上网以后,除了学习与工作,闲暇时间全部在网上,与家人和同学的思想交流、人际接触越来越少 。有的孩子甚至患上孤独症 。而在另一方面,却可以在网络上通过QQ等在线聊天方式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交朋友,从而容易产生臆想症 。有的还进行了网恋等等现象,高中生如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信息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的重点和难点!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把一些典型的正反面案例进行解读,让他们认识到危害性,增强法律意识 。
与学生打成一片,建Q群,常经与学生交流 , 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 , 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Q群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 , 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
四、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加强爱国、爱校、爱集体和爱家的爱教育
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知识点,从高一开始,做出一个整体渗透德育教学计划,通盘考虑,分时间段,分不同内容分步实施渗透德育教学 。如:在word板报制作、网页制作、flash制作中,结合当时国家大事,确定主题,制作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作品 。也可以以学校、班级、家庭、节日为主题进行作品的制作 。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具有各种教育意义的活动实施德育渗透 。又如,在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时或软件时 , 以龙芯、WPS为例,向学生展示我们民族计算机产业与世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危机感与责任感 。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五、在培养学生的竞争协作精神中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最宝贵的时光之一,随着个人身心的不断成熟,平日大家都很好的兄弟姐妹、室友朋友,可在学业中的竞争,现实一次次对学生造成不可回避的冲击 。高中生心理会产生困惑和各种的想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 。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中,有必要设计适当分组教学和竞赛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受在竞争中协作的乐趣 。如分组的作品制作比赛、知识问题、技术比武等等 。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 , 渗透德育
学习信息技术是在学习开发设计思维,开发这些软件,都是经过比较系统、周密、艰辛的劳动所得的,是他人的劳动果实 。复制和盗版是可耻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光要努力学习扎实的技术知识,平时注重知识积累,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科学幻想,在实践中勇于尝试 , 大胆实践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一些有利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体验和快乐 。
总之,我们在信息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时刻以德育为先导,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技能为骨干,情境体验教育为手段,培养出有灵魂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wps2019为例做演示 。
1、在电脑中打开需要操作的wps表格,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2、打开Excel表格后,对需要做图表的数据进行处理,求出频数和频率,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3、将计算好的频数和频率表格全部选中后,点击表格上方菜单栏中的插入栏下的“图表”选项,点击进入下一页面 , 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4、在弹出的设置选项对话框中选择组合图中的柱形与折线组合,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5、然后选择将频率的折线设为次坐标轴,将其勾?。缦峦妓?nbsp;, 点击插入进入下一步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6、这时在表格中已经出现了图表,点击右侧的样式菜单,选择直方图形式,点击进入下一页面,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7、在wps中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全部步骤就操作完成 ,效果如下图所示 。


wps制作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



三、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已全面展开 ,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和课程标准 , 明确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有两点 , 1、是课程设置的基点不同 。旧课程教学内容是以“零起点”为基点的 。“零起点”保证了信息技术学科基础差的学生能通过教学逐步提高,但却造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习同一或相似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 。这使得有较好基础的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得不到什么提高 。而新课程的设置不再有“零起点”的限制,认为初中生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基?。?高中课程是在此基础上设置 。这将使所有同学都会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获得提高 。2、是教学内容的不同 。从前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并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技能 。所谓的信息技术课实际就是计算机课,更注重的是“计算机技能培训” 。而新课程的设置则是在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 。通过必修模块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升华,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健康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 。通过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 , 让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 。3、教学的理念不同,无论“广东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材,这些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编写的体系和依据应该是一致的,简单一点说,这些教材都突破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 , 以“认识、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首先阐述“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概念 , 接着介绍“如何获取、加工、管理、交流互联网信息”,最后还专题涉及到信息的安全 。其中“信息的加工”是必修课程的重点,分“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两章,占据了教材大部分篇幅,这部分内容和以往课程比较接近,只不过过去的教材是直截了当地学习Office软件里的Word、Excel、PowerPoint或金山WPS等等 。
二、对高一新生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
新课程不再立足于高一新生的“零起点”,而是认为他们在初中已经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从发展的观点看,这也是大势所趋,未来的高一新生应该都能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但目前,至少是前一至两年,高一新生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 。以今年为例,仍有从乡、镇初中来的新生反映在初中阶段根本就没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 。如果单纯按照教材统一授课,有很多学生会跟不上 。所以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 ,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对高一新生的调查分析 , 我们认为高一信息技术的教学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中心 , 逐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
1、分层教学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 目前高一新生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完全按新教材统一授课,必然会有部分学生跟不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分层教学 。可将学生分为A、B两类 。
A类是大部分学生,高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组织教学,让他们通过学习对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升华 ,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高一必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
B类学生是高一新生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硬件的原故,很多乡镇初中没能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他们没有学习高一新课程的基础 。在高一必修课的前半个阶段,我们要更多的关心这些学生 。在布置练习和任务时,要和A类学生有所区别,让他们通过学习也能完成教学任务 。
除了A、 B两类学生,我们也应关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 , 如对编程、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 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
2、(分组)自主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高一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来说,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所涉及的软件基本上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软件,如信息的获取中要用到的浏览器,信息加工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我们在上有关这些软件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以前所学简单功能的复述,而是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且学生不经过认真探索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要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
3、(分组)任务驱动式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用得最广的教学方式便是任务驱动式教学 。而在新课程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相关软件,而这些软件的使用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开始接触 。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单学会某一个或几个软件的使用,因此,通过“操作演示――任务驱动做练习――评价”的任务驱动学习操作技能的方式会更少地被采用 。但这并不是说新课程不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 相反,我们要更多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新课程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自由;其次,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 , 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践表明 , 目前还很少有学生自己去积极想出问题去解决,只有老师布置适当的任务,学生才会去分析问题 , 探究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才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
4、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强调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比于以前的期末笔试与上机操作考核,我们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 。这样
既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又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从其他人那里取得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