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支付宝也可以用国际版了 。


在支付宝的最新版上,正在灰度测试一个新功能,在设置中——版本切换,可一键切换到国际版 。


切换到国际版的页面,界面UI变得简洁了许多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喜欢简洁的小伙伴,也可以在设置中切换到国际版的UI布局中 。


你们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App只要扯上国际版,一般而言就会比国内版简洁很多?


这也不是只有支付宝这样了 。


像微博国际版,首页上去除了微博国内版的“视频”板块,整体UI布局要简单很多,广告也要少了很多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左国内版,右国际版)


国际版的WPS同样如此,去掉了开屏广告,里面的模板基本上都能免费使用 。


就挺让人费解的,国际版App简洁无广告,国内版App臃肿不堪还有广告 。


这让使用国内版App的小伙伴,显然心里会不平衡,酸菜双标,App也要双标?


为什么国内版的App比国际版繁杂?


最为明显的就是国内版App提供了更多的本地化功能 。


以B站为例 , 相比国际版,国内版App底部多了“会员购”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左国内版,右国际版)


发布的动态中,也涵盖了直播、拍摄、模板创作 , 而国际版就真的只是发布动态 。


你要问为什么?


那就是本地化 , 为了抢占用户时间 。


大厂们集中自己的优势,往App中加入各种功能,圈占流量 。


于是乎,微信、QQ、淘宝、支付宝、微博、美团等这些积累了大量用户的App,成为了大厂在这场“圈地运动”中,倾注最多资源的先锋 。


在社交软件中看直播 , 在直播软件中购物,在购物软件中社交,在绝大多数App中看短视频,还有时不时穿插在App醒目页面中的贷款广告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有时候黑马就在想,是不是“巨无霸”式的App , 才造就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试想一下,如果App都只是专精于各自的领域,社交真的只是社交 , 购物真的只是购物,生活真的只是生活,除非需要 , 否则会有多少人会在平时打开?


没有流量的App,还能有影响力吗?


互联网的圈地运动 , 对于用户端体验而言,或许很烦 , 但是也造就了众多头部App的出现,也能更加集中资源优化App , 间接上又促进了用户体验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这也算是“臃肿”的一个好处吧 。


而国际版App为什么不能做得像国内臃肿?


其中一个因素大概是面对的国家太多,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 。


App中所加入的功能越多,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限制更多 。


就好像如今国内火热的短视频,放在非洲,这个短视频的功能肯定就不适用,基础设施水平达不到 。越是简洁明了,才越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宗教以及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按照国外习惯来定制 app,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左国内版B站 , 右国际版B站)


当然,黑马说这些 , 绝不是为了国内的App洗白,更不是赞同这些App为了抢占用户时间加一些无用的功能 。


特别是国内版App广告还多于国际版 , 这显然就太“本地化”了 。


这其中有国内Android手机无法使用统一的GMS服务框架和FCM推送的原因,无需应付Google Play对应用各项权限的强制要求 , 对App的后台限制,也无需对接入第三方SDK以及代码库的严格审核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让国内开发者有了可乘之机,随意接入自己的推送服务、获取用户信息、推送广告等 。


这一定程度上也让App体积变大,变得更为臃肿 。


根据一些媒体的验证,Google Play版微信的原生库数量大约为90个左右,而国内应用市场的微信App原生库项数就接近了160个 。


国内外App的差别,也是表明了国内App对用户缺乏敬畏之心,为了抢占流量罔顾用户体验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所有的这些 , 值得国内App去反思 。


但是黑马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国内外App的差别,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 。有针对海内外用户所做出的功能性差异,也有国内环境使然的原因所在 。


支付宝国际版来了,一键开启无广告模式



App臃肿也不全是坏事,过分简洁也不全是好事 。


最后,如果用户能够理解了App的臃肿,那么开发者是不是也能够理解一下用户?


能不能去思考商业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


当然,广告的差别对待,黑马是不能理解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