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编辑眼前一亮:论文标题修改的3个策略

只要视角独特,感觉新奇,言之有物,或言之有理,促人警醒,或实在朴素,易读易懂 , 哪怕能给人一点教益,都是好文章 。可是好文章并非一挥而就,多改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文章之妙出于常改,而非仅在于“写” 。但是,一部分作者常常忽视修改的过程 , 写完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了 , 最终收到了退稿通知 。另外,有些作者虽然明白论文修改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修改的内容存在一定误区 , 也即认为只需要修改文章框架、语句等,却忽略了题目这一要素 。
其实 , 论文修改程序应是从宏观到微观,至少需要五六个回合 , 至多则无上限 。修改时,首先要立于宏观,微调慢改 。成文后,宏观框架不可大改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步,即根据文章内容调整题目 。那么 , 具体应该如何修改呢?黄忠廉教授在其著作《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中详细讲解了论文题目修改的“三大规则”,即“研究主题虚实对调”“研究对象宽窄伸缩”“标题长短增减” 。下面 , 我们主要来看一下题目修改的“三大规则”具体应如何操作 。
文题不对乃文章之大忌 。文不对题或跑题,写也白写,发了也误人 。题,既可能最初定,也可能最后定 。总之要求文与题相对,包括文纲相对,文题相对 。文题相应,一般是据文改题容易,较少据题改文 , 因为后者的改动量过大,相当于另起炉灶 。多半是题文反复互动 , 最终才定题 。有趣的是,审稿人多半依题判文 。据文改题,主要有三种方法 。当主题过于笼统时,采用虚实对调的方法;当研究对象过大或过小时,采用宽窄伸缩的方法;当标题长度不定时,可采用长短增减的方法 。
一、据文改题,可虚实对调
篇名或主题若是过于笼统,就缺乏针对性,我们经常看到有作者使用“......初探”,看似谦虚,实为不当表达,所写内容若是第一次论及,才可谓“初探”!如何改文章的主题?主题即要探究的问题,可用一句话表达,将其范围缩至易于把握的高度与深度 。微调之道,可以是澄清主题 , 即改变措辞或表达方式,使主题的表述明白易懂 。主题陈述,即解释既定研究目标的句子或段落,在前言中经常呈现为“本研究旨在……” 。修改方法可以是细化主题期待回答的问题 , 多是主题研究的基本问题或子问题,用于展开研究进程;主问题之下逐一寻找所有子问题的答案,答全了子问题,主问题也便得以回答 。例如,《中国译学:“问题”何在?》的反复修改一直聚焦七对子问题,最后改成:历史与现实、原创与译介、语言与文化、内部与外部、基础与应用、本体与关系、译学与译术 。
二、据文改题,可宽窄伸缩
追加副标题是方法之一,如课题项目、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都可以设计成系列论文 。除了主副标题互改之外,如果副标题为较大对象时,可用带“......之一/之二/之三”的副标题彰显其系列性 。“大家”、期刊主编或编辑,常常使用此方法 。一般人可以多次使用“之一”,显示为系列;比如博士学位论文《小句中枢全译说》 , 作者原定冷却后再发系列论文,后来因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需要以专著形式出版,被迫急于发表,于是2008年前后,作者多以“小句中枢全译说研究之一”为副标题,发表了10余篇论文 。若时间来得及,连续发表的间隙略长也可以使用该方法;如果发表时间太久,比如一两年以上 , 则不建议使用 。若学界支持,也可“之一”“之二”地连用 。
三、据文改题,可长短增减
标题是文章的标签 , 是对论文内容的精准概括,由题目可见论题与选题 。标题要贴切、新颖、简洁,要反映主题,让人产生阅读兴趣 。标题可用常规陈述句,也可使用问句;二级标题表明观点,不超过二十个字 。准确反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尽量入题,便于检索、抓点与追踪 。比如述评类文章不能偏题,需要深入紧扣关键词和主题,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篇名一般有限度,题目过长或过短都不好,过长不便于记忆和阅读 , 过短又不能反映内涵 。题的长短有时会人为规定,如项目名称要求不超过四十个字,期刊论文题目一般以十五个字左右为宜 。
【如何让编辑眼前一亮:论文标题修改的3个策略】四、文题修改案例
文题相对修改对比
改前第四稿
改后第八稿
思想创新推进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推进了学科创新 。而思想创新表现为术语创新,为思想创新创制新的术语,首先要明确其内涵与出处,再去创建理论,组建学科 。本文以翻译与生态为例,二者组合而成的“翻译生态”和 “生态翻译”,在内涵上翻译生态为喻指,生态翻译为实指;喻指与实指各有所指 , 二者的外延决定了理论或学科各自的发展,其中翻译生态的外延较宽,生态翻译的外延较窄 , 所构成的相应的翻译生态学也具喻指性,生态翻译学也具实指性,两个学科均属交叉学科,在学科性质上既分立,又关联,翻译生态学或含生态翻译学 。就目前来看,“翻译生态学”才是逻辑化程度较高的术语!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概念的创新,思想创新推进了理论创新 , 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创新 。而术语的创新是思想和概念创新的表征,为思想和概念创新创制新的术语 , 首先要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再创建理论,组建学科 。
本文以翻译与生态为例,二者组合而成的“翻译生态”和“生态翻译”,在内涵上翻译生态为喻指,生态翻译为实指;喻指与实指各有所指,二者的外延决定了理论或学科各自的发展,其中翻译生态的外延较宽,生态翻译的外延较窄,所构成的相应的翻译生态学也具喻指性,生态翻译学也具实指性,两个学科均属交叉学科,在学科性质上既分立,又关联,翻译生态学或含生态翻译学 。就目前来看,“翻译生态学”才是逻辑化程度较高的术语!


文题互动对应 , 既包括全文标题,也包括各级标题与内容的互动修改 。例如,《翻译研究创新术语逻辑化问题——以“翻译生态学”VS“生态翻译学”为例》的结论,第四稿时还是一整段,与主标题最相关的结论(上图中左边画横线部分)只有七十三个字,与副标题“以‘翻译生态学’VS‘生态翻译学’为例”相关的结论(上图中左边画曲线部分)有一百九十六个字,因为考虑到主副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从案例到结论,作者将与主标题相关的结论(上图中右边画横线部分)增至一百二十二个字,与副标题相关的结论(上图中右边画曲线部分)字数没有变化,而且将上述两部分的内容分段,以显层次,也便于读到前面更具概括性的思想 。
五、小结
文题对应,说起来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 作者还是会有些疑惑 。针对此,我们可以借用黄忠廉教授文题对应的“三大规则”,真正做到据文改题 , 文题对应 。当主题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时 , 采用虚实对调的方法,细化研究主题;当研究对象过大或过小时,追加副标题;当标题长度不定时,可采用长短增减的方法,修改标题 , 反映主题 。
作者:姚荣霞(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一室学术编辑)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论文#

相关经验推荐